“2025年3月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专项督导工作”自查报告
作者:福州市鼓楼区福屿传初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3-21 点击次数:73

福州市鼓楼区福屿传初幼儿园

“2025年3月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专项督导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实施方案》要求,为促进幼儿园加强健康监测、膳食营养、疾病预防等工作,建立合理的生活常规,强化医护保健人员配备、安全保障和制度落实,确保幼儿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根据“幼儿园保育与安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方案,结合我园实际情况,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卫生保健、生活照料、安全防护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对照评价标准开展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卫生保健

卫生保健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膳食营养、做好疾病防控和健康检查显得尤其重要,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科学制定带量食谱,做到膳食营养均衡。3-6岁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一定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每天必须获得足够的营养才能促进身体健康发育。根据食谱制定的原则,根据幼儿生理特点、生长需要,科学合理制定每周食谱,合理搭配膳食结构,做到食物品种多样化,营养均衡。食物应多样化,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互补作用,提高食物的利用率,满足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每周向家长公示幼儿带量食谱,同时,提醒幼儿进餐时细嚼慢咽;要不偏食、不挑食、不剩食物。

(二)卫生及消毒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保健的相关制度。每周五对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及大型玩具进行消毒;每天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尤其对寝室、活动室、办公室、食堂、洗手间等活动区域加强清洁消毒,配足紫外线消毒灯,做到全园的玩具、图书及各类物品每周全面消毒至少二次;保育员每日开窗通风,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保证活动室内外清洁、安全。活动室地面、物体表面(台面、门把手、洗手盆、栏杆等)使用规定配比的消毒液每日消毒一次,并做好消毒记录。保持盥洗室清洁卫生,保证干爽、无污垢、无异味。协助教师引导幼儿正确、有序盥洗,适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三)落实疾病防控,提升应对和防控处置能力。为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制定制定《手足口防控预案》《新冠肺炎防控应急演练方案》《登革热防控应急预案》《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等预案,做到各职任务明确、分工清晰、职责分明、责任到岗,确保每个细节、每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坚持落实晨午(晚)检、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等制度,保健人员每天深入各班巡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同时做好日常班级卫生及消毒工作,加强消毒频率等办法,提高幼儿免疫力。邀请专业人员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全面消杀。通过微信平台、家园联系栏等途径加强宣传,向家长、老师、幼儿普及疾病防控知识的知识,如:“手足口知识小贴士”、“如何预防流感”、“谨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等,提高教职工的防病意识,确保无传染病发生。

(四)健康检查按照托幼园所规范,坚持做好晨午检、全日健康观察工作、疾病预防、幼儿生长发育监测等工作。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幼儿入园体检率达100%,配合妇幼保健院做好在园幼儿的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五官保健,幼儿每年体检2次,测身高、体重2次,以及口腔保健及视力筛查工作。并及时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将体检结果向家长反馈;对体检中视力不良和肥胖幼儿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并从运动、餐点等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二、生活照料

一日生活皆课程,生活即教育。 一日生活活动包括入园、盥洗、进餐、喝水、如厕、午睡、离园等环节。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教育价值,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成长。

(一)建立合理生活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情景表演、故事、音乐为信号等形式,在生活各环节中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生活常规。以正面引导教育的形式,引导幼儿玩具玩后及时收拾、整理;看书要安静并要爱护图书;饭后要漱口、餐前洗手等习惯,在班级寝室、盥洗间、各区域、饮水机等各处做好温馨提示,引导幼儿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树立了规则意识。在盥洗环节,指导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提醒要节约用水、不玩水,保持地面、衣服干爽;引导幼儿自主饮水,尤其在来园后、运动后、午睡起床后、生病时多饮水,饮水后将杯子放回原处;鼓励幼儿自主入厕,提醒幼儿便后及时冲水,提醒幼儿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加强自我服务指导,培养爱劳动的习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在生活中各环节鼓励他们自己事情自己做。中大班以轮流当“值日生”的形式,把晨检杯巾、照顾自然角、餐前准备等环节交给值日生完成,如让值日生帮忙挂毛巾、摆杯子、擦栏杆、分污物盘等。餐后指导幼儿帮忙清理桌面,归类摆放餐具,把桌子上食物残渣倒进厨余垃圾桶,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增强环保意识、集体责任感。幼儿区域活动后,指导他们进行图画书、玩具整理等自我服务;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鼓励幼儿独立穿脱衣服、搬凳子、穿鞋袜、摆杯子等;并以小玩具、小红花奖励的方式,激发他们自己动手,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各年段开展“整理书包我能行”“穿鞋子、叠衣服”等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动,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幼儿养成劳动习惯。

三、安全防护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是幼儿园所有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安全教育工作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我园始终以“平安校园”的为标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通过多种有效的实施途径,将安全融入到各项工作中。

(一)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安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机制让每个人明确工作的具体要求,实现有章必循,才能把精细化思想落到实处。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一套完整的安全工作档案。每学期开学前安全领导小组对园所环境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排查,对园所的园舍、围墙、教学设备、体育设施、供电设施、配餐间等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彻底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监控设备、消防设施、室内外环境、体育器械设备等进行地毯式安全大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处理。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保护意识。为了帮助师生树立安全保护意识,定期专业人员来园为教职工进行培训,丰富师生安全知识。参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电梯使用安全的培训,对于消防、电气、安保等重要安全设施,定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同时做好环境、玩具材料等方面的日常检查维护,如在柜子边沿、拐角处、锋利的边缘等均贴上防撞条,防止孩子磕碰受伤。给插座加上保护盖,除了防触电的作用以外还有防水和超载保护的作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发生意外时,优先保护幼儿的安全。

(三)安全教育融入一日活动,提升自救自护能力。各年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安全主题月”、“上好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以视频、绘本、情景表演等丰富的形式开展“交通安全”、“防震减灾”、“爱国卫生”、“食品安全”等安全活动,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了解各项安全要求,提升知险、识险、避险和自救、自护能力。通过“1530”及“国旗下的讲话”等,对幼儿进行防火、防电等安全教育知识普及,提升幼儿安全和风险防范的意识。每天老师带领着班上孩子,对自己的班级和户外活动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维修群,立即整改,使我园安全工作做到常态化。

四、活动组织

(一)一日活动安排  新学期制定了春季教学活动计划、园本教研活动计划以及运动计划等,梳理新学期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制定逐月课程计划及实施建议和年段、班级学期工作计划、班级周计划。根据园所实际情况,优化幼儿一日活动流程,将游戏融合于幼儿一日活动中,确保幼儿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杜绝“小学化”教学,营造宽松适度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二)师幼互动   根据教育活动需要及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得以提高,注意教师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活动的结合。在教育活动实施过程,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和保育员对幼儿态度亲切、温和,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用微笑和敬业行为践行办园理念和宗旨,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时时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幼儿,和蔼可亲地与幼儿说话,用爱心、关心、耐心、细心、全心对待幼儿,使幼儿喜欢上集体生活。教师能以积极鼓励、启发引导的正面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面对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能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与孩子交流,做幼儿的好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了解幼儿。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不急于介入或干扰幼儿的活动。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不片面追求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以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幼儿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帮助幼儿分析错误的原因,幼儿也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教师的言行举止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讲文明、懂礼貌、会谦让、守规则、乐助人等良好品质。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同伴和玩法,支持幼儿参与一日生活中与自己有关的决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地布置活动区角,使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获得有益的经验,得到有效的发展。各班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点及发展水平,开展了“我要上小学”、“大树和小花”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带着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操作、表达获取直接经验,在探索中发现身边的奥秘,并给予充分地支持。以问题为导向,与幼儿展开探讨,共同讨论自然角可以种植哪些植物,每个年龄段、每个班都结合日常活动,引导孩子们开展在观察、探究,老师适时地给予幼儿启发与支持,引导每个幼儿在和动植物的互动中体验收获的乐趣,发现记录动植物生长的奥秘。

五、家园共育

我园提倡家园共育,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有效机制,建立家长委员会和膳食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膳食、安全、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幼儿园的重要决策或事关幼儿切身利益的事项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以新学期各班召开家长会,幼小衔接座谈会;分批、分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定期发放家长问卷等,开展“家长助教”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设置了园长专线、园长信箱随时接待、接收家长的来访和咨询,认真分析、吸收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家访、面谈、微信电话等通信工具,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幼儿在园情况及变化等,让家长安心、放心。每周通过班级微信群,及时分享班级开展的活动、育儿小知识、或邀请家长共同参与班级活动的讨论等,确保幼儿园和全体家长良性互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家长微信群、等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举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为家长定期进行授课。同时注重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不定期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等演出及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扩大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得到了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肯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更好地推动家园互动,实现家园共育。每学年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认真分析、吸收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受到家长的好评。

“2025年3月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专项督导工作”自查报告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