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小学2022年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作者:福州市鼓楼第三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3-20 点击次数:597

2022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一)期初工作准备

2022年春季开学,为保障返校后师生的健康及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就开学前后,家长和同学们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进行相关提醒,专门致家长、学生一封信。内容如下:

开学,上放学时间 

一到六年级注册时间:2022年 2月 20 日; 

一到六年级正式上课时间:2022年2 月21日;

一到六年级春季开学后上放学作息时间按上学期作息时间执行(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一、健康监测要求 

1.返校前14天,个人及家属有境外(含港、澳、台)或高风险、中风险地区旅居史、接触史,不得返校。(按福州市防疫返乡规定要求执行) 

2.返校前14天,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疾病史,不得返校。(需医院证明) 

3.返校前家长们要做好自身和孩子的卫生防疫工作,督促孩子出门带口罩,不闲逛、不串门、不聚集,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坚持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每天在家中测量体温,及时在钉钉上健康汇报。

4. 学生返校必须如实提供①《福州林则徐学生返校健康申报表》、②《福州林则徐学生个人健康信息承诺书》③学生健康码打印件、④学生家长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打印件、⑤14天体温跟踪表(体温跟踪表时间按注册20日往前倒14天)、⑥如外省返榕的需提供开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如中高风险地区返榕的需按福州市防疫返乡规定要求提供证明复印件(参加过开学前学校组织的核酸检测合格的学生无需提供核酸证明,没参加的学生也要自行提供证明),所有材料家长必须签字,按时交给学校。

5.开学当日若身体不适,体温≥37.3°C,不得上学。因病、事不能上学的提前向班主任请假,身体不适居家休息,绝不许带病上学,班主任视病因决定是否可返校上课。

二、全校学生核酸检测要求

 1.时 间:拟定 2月18日上午8点30分开始,检测对象8点到校集中;(如有变动按班主任通知为准);

2.地 点:福州市林则徐小学校内;

3.对 象:寒假期间未出省的所有学生(如寒假出省返榕后已做过核酸检测的学生需把检测证明经过班主任确认后也可正常入校参加检测、如未做过的学生需自行前往医院做核酸检测)

4.核酸检测注意事项:①检测当天学生全程佩戴口罩;②家长不能进入学校;③如对核酸检测有抗拒的学生,需家长陪同的要先报备班主任同意后才能进校;④本次核酸检测仍然跟原来一样,家长需提前为孩子将核酸预约登记码打印出来现场扫码;⑤检测完毕学校组织路队,家长做好接送工作;⑥检测当天未能检测的学生,请自行到医院进行检测,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方可返校;⑦18号核酸检测前48小时不可进行新冠疫苗注射。

三、备足防疫防护物品 

学生上学期间请自备口罩。建议家长每天给孩子备用2个口罩(可选择携带消毒湿巾,随时保持手部卫生。严禁自行携带酒精和消毒液等消毒物品。)放在书包固定的位置。

三、学生入校 

1. 进入校门请佩戴好口罩。 少先队员要戴好红领巾。 

2.校门口排队,一米隔开,不聚集,不吵闹,进校园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检查口罩佩戴,测体温工作。

3.学校本学期提供午托托管服务,本学期托管就餐采用第三方送餐方式,每生每天自愿就餐费用20元,按实收费;因学校托管规模限制,有需要的家长咨询班主任并提出申请。

4.严格按照上学、放学安排路线图进出校门。 

5.教室门窗常开,保持通风,教室垃圾及时清理。要养成走路、学习交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的好习惯,课间严禁扎推聚集聊天,更不要串班。  

四、家长须知 

1.坚持监测孩子健康状况。每天离家到校前测量体温。孩子体温≥37.3°C,不能让孩子到校,及时与班主任请假并说明情况,带孩子就医,凭医生证明方能返校复学。

2.督促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保障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自己准备学习用品、防疫物资,摆放井然有序。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多陪伴多谈心。

3.按照防疫要求,学生尽量不在外用餐,回家用餐。确需在外托管的学生,家长请选择有资质的正规托管机构。

4.注意路上防护。请家长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期间接送要求,服从学校工作人员的指挥,按照规定路线行走,在指定区域等候,即送即走,即接即走,不扎堆,不聚集,保持距离。(家长接送孩子请遵循“急送急接”的原则,不在学校门口逗留。) 

5.校园封闭管理。家长不得随意进入校园。如有必须,需得到校方同意,扫八闽健康码登记后,佩戴口罩方能进入校园。

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情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工作要求,确保春季学期正常、安全、有序开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及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学校春季学期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修订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思想认识要求

学校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复杂性,充分认识春季学期开学学校面临的疫情防控压力和挑战,高度重视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统一思想认识,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抓紧抓实抓细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春季学期开学各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要求

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防控为主,严格责任管理,确保快速反应,加强联防联控,做到学生开学信息通知到位、健康状况精准排查到位、校园封闭管理和值班值守制度执行到位、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措施落实到位、身心异常情况应急处置到位,严防疫情输入和扩散,确保校园疫情“零状态”,实现新学期开学平稳、有序、安全的目标。

三、管理职责落实

1.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履行学校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全体教职员工应全力以赴投入防疫工作,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和部署,提前谋划,全面动员,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措施落实到位,抓好防疫各项工作。

成员名单及分工如下:

组 长:陈丽莲 总负责防控,统筹工作

副组长:林中玲 周  文 负责防控具体工作执行监督工

陈  方  负责防控宣传,人员安排工作;

徐   佳   负责防控期间教学工作。

成员:

王  梅   邱  玲 陈 岚:提供学生信息,负责复学课程。

黄  浩   黄炳群:防控物质保障、消毒等后勤工作。

林  琳:上报的学生信息,并及时向上级部门上报及学校防控宣传工作简报。

全体年段长班主任:负责向家长传达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工作,统计各班关于防控工作及时数据。

2.建立学校、家庭联防联控制

建立学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联防联控机制,确实保证电话、微信、钉钉等通信渠道的畅通,及信息交流的及时、准确。

及时定制更新各项预案

学校应根据防控形势及有关文件,及时定制各项防控预案、措施, 并及时更新。

严格执行疫情通报机制

严格落实疫情实时上报要求,建立日报机制,每日更新全体教职工及学生动态,有异常第一时间上报。

二、常态化开学准备

(一)教职工与学生开学返校的准备工作

1.教职工提前做好开学准备

原则上假期中全体教职工、学生非必要不出省,不跨省域旅游、研学和参加线下培训、交流活动。建立师生员工健康管理档案,精准掌握师生行程。对近14天内有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及高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的师生员工,通知暂缓返校

2.做好体温记录表检查工作

返校时,我校全体教职工与学生必须携带本人返校前 2 周(不少于 14 天)的体温记录表,提供八闽健康绿码等相关信息,经学校领导和校医共同检查合格方可返校。教职工的体温记录表必须有本人签字;学生的体温记录表必须有学生家长签字。教职工的表格上交校医,学生表格经班主任收齐检查签字后交校医存档。

同时,要求返校师生员工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返校第3天安排全员核酸检测。

3.加强校际、家校、学校和防疫部门交流协作,做好联防联控;按照属地部署要求,继续组织做好教职工疫苗接种工作,教职员工还未接种的,及时补缺补漏,确保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应接尽接”。

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班主任做好班内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提醒学生合理安排假期作息时间, 心理上做好开学准备,以备尽快适应开学。

5.教师应做好开学前教学准备

全体教师应认真学习疫情防控知识,为学生做好开学准备;认真研读教材,提前备好课程。

6.强化安全监管和后勤保障

做好相应的物资、器材、经费等保障和技术,应储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外科口罩、手套、洗手液)和消毒剂、体温计,洗手间必须配备肥皂或洗手液。对过期及即将失效的防疫物质进行清理。

7.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

开学前对学校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清洁,并开展预防性消毒,做好供水设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饮水机等)的清洁、消毒工作,推进教室、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改善整体行动,做到全日通风换气,各处室空气流通。通过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提供的生活饮用水开学前需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8.总务处提前做好全校消毒用品的储备

预先制定学校卫生方案;做好办公楼、教室、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和运动器材、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的定期全面消毒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卫生、整洁、健康的校园环境。

9.建立隔离室,配备兼职校医和必要的医用防护用品(如外科口罩、洗手液、医用手套、防护服)和消毒剂(医用酒精)。

10.开学前组织一次教职工防疫安全演练。

11.给所有学生发一封常态化开学家长一封信。

12.线上开展一次常态化开学家长会。

师生返校开学安排

1.加强返校师生预防管理。

每位返校师生均需签订返校承诺书等。按相关要求学校师生健康实施日报制,及时向教育局报送。如发现有人员发热等不适症状,及时上报并督促去医院就诊。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对校园实施封闭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校内学生未经批准一律不准出校,校外学生未经批准一律不准提前返校,任何人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提供健康绿码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将采取措施严肃处理。在学校门口一旦发现有发热症状人员,立即阻止进入,通知有关部门或由学校安全护送到就近的发热门诊筛查诊疗。

教师、学生在校内原则上可以不戴口罩。保安、卫生、工勤人员在校上班期间必须佩戴口罩。

学生午餐安排。

学校建议有条件的家长中午将学生接回家中用餐;学校组织午餐班,采用具有集体用餐配送资质的中央厨房企业,以集体配送的方式送餐到学校。学生实行分区域管理。

5.学校上放学时间。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及我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校上放学时间。每位学生听从值班老师、保安等人员指挥,人与人之间间隔1米,排队依次有序进入校园,经温度检测通过,体温正常方可进入校园,到达班级后,由各班再进行二次测温,体温正常者进到班级。

家长戴好口罩按放学时间及时到家长等候区接孩子。家长需保证接送人员身体健康,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校门口不扎堆,少交流,相互之间间隔 1 米。

6.学校课间安排。

课间时间活动地点在本班教室,班主任或值班教师安排学生在教室内阅读、写作业。严禁学生在操场走廊集结聊天打闹。

7.疫情防控期间减少举行聚集性活动。

防疫期间原则上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外出集体活动。如有需要必须提前报备,做好相关活动的防疫预案,活动应控制时间。活动场地如在室内需定时开窗通风,人员间隔1米以上。结束后对场地、器具进行消毒。

8、在校师生无特殊情况不得外出,外出须报请值班行政同意。

三、安全宣传教育

全校部署,强化宣教指导与预防。在校长的领导下,落实预防知识和措施,确保预防工作,人人须知,人人有责。学校处室、各班级务必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将正确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告知每位师生员工。围绕疫情防控指导,于教室、办公室、体育馆、图书馆等各场所,张贴警示标语、海报。学校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防疫知识等视频图片。

具体包括:

1.各教学、办公场所所有入口处显著有防疫安全宣传;

2.所有洗手间张贴七步洗手法提示;

3.学校显示屏循环播放防疫知识;

四、安全保障

1.场地管理

校门口:前门进校须经温度检查,提供健康绿码,加强出入管理,外卖、快件规范管理,来访预约登记等。

教 室:开窗通风,每天进行一次消毒。

办公室:开窗通风,每天进行一次消毒。

功能室:开窗通风,每天进行一次消毒。

2.后勤人员管理

保 安:应知应会安全规范,严格执行防疫工作要求。人员进出门登记规范管理和测温。 

卫生工:清理各处卫生,每日消毒2次(上、下午各一次);会议室桌面,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例行消毒杀毒,如有开会或有人使用过,使用后立即消毒杀毒,做好登记工作。

师生员工进入校园前须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扫码登记后方可进入校。

物资保障

检测设备:按规范检查相关防疫检测设备

卫生物资:严格执行物资管理制度;每个洗手间配有洗手液;每个班级配备 1 把额温枪,免洗消毒液及酒精消毒液一瓶;各人领用物资应做好记录。

及时完善各项预案和安防制度

(1)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设立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为校医。班级要有晨午检记录本,学校卫生室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2) 坚持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返校后,我校将按规定时间每天通过工作群或电话等形式向教育局报告当日的防疫、教学情况。要坚持做到没有疫情日日报,遇到疫情立即报。若遇学校突发的重要疫情,我校会同时报疾病控制部门。

(3)坚持及时发布最新疫情动态,根据最新疫情形势及地区变化研判及时更新和调整防疫措施。

(4)校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辖区卫生疾控部门报告。在卫生疾控部门指导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对被污染的场所、物品,做好消毒处理。配合相关部门对其同班、同办公室等密切接触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施隔离等医学观察措施。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 疑似症状应及时隔离并就医。

我校会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传染病为重点,严格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做好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帮助师生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治知识,引导师生科学做好防护,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组织引导老师和学生,在科学宣传推广疫情防护知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校园安全检查和教育工作落实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安全管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落实安全隐患治理工作要求有效遏制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学校平安稳定,根据区教育局相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2022年春季开学前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共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工作,切实落实学校的安全主体

责任,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状况,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学校安全形势稳定,学校安全教育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陈丽莲

副组长:林中玲 周文 徐佳  陈方  

成员:王梅 黄浩 黄炳群 林琳 邱玲 陈岚 各年段长

黄浩协助各年段长进行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发现问题逐条记录,并及时落实整改,不留后患。  

四、排查治理重点     

  1、交通安全:积极配合交警部门加强车辆管理,严禁“三无”车辆运送学生,杜绝超员、超速现象和酒后驾驶,确保学生出入安全。学校周边交通设施配置情况。大力宣传“一盔一带”,落实强化本校教师骑行电动车的文明行为。    

  2、食品卫生安全:积极配合宣传是按创建行动,做好标语宣传。做好开学前全校消杀工作,检查防疫设备实施,清理过期防疫物质药品,补充防疫物质。修订健全开学防疫方案,修订防疫“两案九制”,保障学校正常开学。     

 3、设施设备安全:对学校的电路、电器、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和整改。体育器材等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校舍等重要场所的安全情况。

 4、防火安全:检查学校是否对师生集中进行了防火安全教育,校内教学、生活设施等人员集中场所的火灾隐患是否得到整改,学校消防设置是否完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5、值班情况: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有无领导、教师值班巡逻,门卫值班制度是否落实。     

 6、学生心理安全:学校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有心理疾病和问题家庭的学生是否建档造册、跟踪监管,是否开展学生节后心理测评,是否制定团体心理辅导课计划,是否准备启用校心理辅导室启用准备情况。   

7、上放学课间安全:学校是否开展宣传上下楼梯教育活动,是否实行分时段放学制,楼梯间是否有领导、教师值班,是否设立监督岗。     

 8、日常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课时安排情况和开学初、放假前进行安全教育的情况,“课前五分钟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兼职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的聘用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紧急疏散和自救逃生演练情况;各类传染病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五、工作要求。

1、加强对本次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统一领导。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狠抓责任落实。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逐项逐条进行登记,认真研究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学校一时难以整改或本身无法整改的,要及时上报,请求上级主管部门或乡村领导帮助解决。     

  2创新工作方法,充分依靠群众,重视舆论监督。要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师生参与隐患排查整理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这次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度。要大力宣传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与经验,普及安全知识,促进校园安全。     

 3突出治理重点,着眼发展大局,构建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防范能力。要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为契机,推动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和事故隐患排查、排除整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既要切实消除当前严重威胁师生安全的突出隐患,又要落实治本之策,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闽教基【2021】50号文件落实情况

根据文件精神和区教育局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实施福州市林则徐小学日常教学基本规范,明确要求,强化责任,同时对现行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完善,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

 学期初,教师要及时制定规范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计划制订要作到:据标准(新课程标准)、依教材、切实际(符合时间排合理)求实效。

  1、教学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①学生基本情况分析②教材分析③本学期的目标、任务及教学重点难点④教学进度计划安排。

  2、计划在本学期开学第一周内完成并上交教导处审阅通过,符合要求准予实施,不符合要求者,重新制定。

二、备课 

  1.把握课标教材。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领会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通读本学科全套教材,熟悉本册教材编写意图、特点以及各年级间教材的衔接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教学内容和实施策略。 

  2.开展备课活动。坚持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确定每次集体备课主题和主备人,注重以老带新,发挥集体智慧,做好相关记录。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活动,增强跨学科融合的意识,按照课程标准和学校学情研讨制定学期教学目标和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编排教学进度,安排好考查考试、实践教学等活动。 

3.做好教学设计。树立单元整体备课意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选择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方法,用心设计并撰写教案,严禁无备课教学。入职五年内的新教师应撰写详细教案。备课要确定单元目标、重难点,进行分课时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具准备、课堂练习、板书设计、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做到规范、简洁、实用。在学期中,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段长有权查阅教师的备课教案,学校每学期要对教师备课教案和课件普查二至三次,评定等级并且记录。

三、上课 

  4.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要按课程表和作息时间上课,未经教导处批准,不得随意调换课,预备铃响时教师应在教室门口候课,查看学生上课准备情况。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做好课前各项针对性的准备工作,不带负面情绪,不提前上课。教师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5.凸显育人价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念,落实课程理念,推进“五育”融合,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落实学科德育要求,提高学科育人实效。 

  6.改变教学方式。探索基于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的项目式、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思考、创造的能力和多跨度的综合视野,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技能学科要通过浸入式体验,重点关注学生的技能习得。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课程要注重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教学设计与语言组织,最大程度消除儿童的陌生体验和不适应,促进小幼科学衔接。 

7.提高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平等、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达,尊重个性和差异,正确引导,激发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思维提升。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精度、效益。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互动、探究学习时间,合理安排阅读、讨论、练习、实验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反馈或回应学生的疑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问题,关注社会生活,启发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8.规范教学行为。在课堂上,师生一律讲普通话。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生动、书写规范工整,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电子产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未来智能时代的数字素养;教态自然亲切。不得坐着讲课,不得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得在课堂上抽烟、随地吐痰、乱丢粉笔头、纸屑等;不传播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每节课间督促学生走出教室适当运动放松、不拖课,不中途随便离开教室。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无言语刺激、挖苦、讽刺学生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既要尊重,又要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地组织好每堂课,注重课堂教学管理。如该节课安排有眼保健操,任课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做操。在专用教室或室外授课时,教师必须到班带学生到指定专用教室或区域上课,教育学生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爱护专用教室的仪器设备,注意安全,并认真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身体锻炼,教师自始至终切实做好组织工作。上课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好学生,安静有序地回教室。

四、作业 

  9.科学设计作业。根据“双减”要求和学科特点科学布置听、说、读、写、算等作业,还可布置画、唱、手工、操作、实验、调查、考察、观察、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等实践性作业,做到书面与口头作业相结合,视听与动手操作相结合,个体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完成相结合。根据学科课标要求控制作业难度,关注差异,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积极开发校本作业。严禁布置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指导家长积极配合教师督促孩子持续学习、阅读、实践等,但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倡导布置适量亲子实践互动作业。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作业本整洁和书写规范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会书写正确的作业方法和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要杜绝抄袭作业的现象。

10.及时批阅反馈。 

(1)教师作业批改要做到精批细改,与教学进度同步。批改符号规范、统一。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调整、改进教学方法。作业本要及时发还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基础性作业和重点类作业应全批全改,及时评讲、督促学生有效订正,并视情况做好二次批改订正,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批改要有等级,还要有批阅日期。作文批改要有一定量的眉批,要有等级评分,有作业批改日期,批改简明易懂。评语书写要整洁规范,少指责、多鼓励,加强个性批改。作业评价倡导等级与指导性、激励性评价结合。

(2)作业批改后,要让学生自己订正、修改,养成自我检查的订正的习惯。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查缺补漏,决不能用集体对答案的方式代替作业批改,作业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批改,禁止由学生或他人代为批改。。

(3)学校每学期要对作业批改检查二至三次并作好记录。

11.严控作业总量。统筹各学科作业、控制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由班主任负责统筹),并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杜绝机械重复的作业或惩罚性作业。 

五、辅导 

12.加强分类指导。面向全体学生,家校协同配合,以因材施教为原则,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业基础,加强个别化指导和培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辅导学生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培优扶差,查缺补漏。要热诚耐心,保护学生勤学好问积极性,并进行学习方法的个别辅导。注意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2)对学科学困生,制定学困生转化记录,及时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弥补知识缺漏,切忌采取嫌弃、排斥态度,绝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并做好辅导记录。

(3)积极开展家庭访问,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条件、习惯,有的放矢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生活、方法等问题。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提高。

13.重视社团实践。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教师可结合自身特长指导开展体育、艺术、文学、科技等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改革育人模式,创新适应未来。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要积极承担学校或教研组安排的辅导讲座或学科培训班等。如竞赛辅导,兴趣小组辅导及第二课堂活动辅导等。指导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活动。

六、评价 

  14.规范日常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丰富评价形式,倡导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采用观察记录、成长手册、作品展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生成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发挥评价的诊断、调节、激励和发展等功能。 

15.规范考试评价。 

(1)检查教学效果,分考查、考试两种形式进行。考查:课堂提问、随堂测试、作业检查、单元练习属于平时考查,由教师自行组织。考试:期末考试、升学考试(初中),由学校统一组织,各类考试应提前通知学生考试的时间、范围、方式和要求,让学生作好考前准备,并指导学生订复习计划。

(2)考前要上复习课,目的是使学生学过的知识系统、条理化,明确各部分知识的联系,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相关技能。教师要认真备好复习课,有计划和针对性,使学生感到有新意。期末考试一般安排一至二周时间按课程表组织复习,非统考科目要随堂到班组织学生复习,期末进行一次对学生的考试或考查,学校要对教师是否进行考试、考查进行记载并纳入学校的教师业务管理考评。体育学科一年一次体质健康达标性检测要如期测试达到标准。

(3)期末考试结束后,要认真填写成绩统计表,进行全面质量分析。书面质量分析含以下内容:考试情况、考题分析、质量情况、改进措施等。有关分数表册及时送交班主任。质量分析等有关数据及时送交教导处备查。

  16.探索增值评价。不简单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探索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生发展量表,科学、直观地呈现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延时性、成长性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自身学习情况的差异性和增长点,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矫正、自我提升。 

  17.推进综合评价。落实“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适应学生成长需求和国家人才要求的变化,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综合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评价工具手段,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系统性。学期结束要认真进行学期成绩评定,利用成长记录袋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写好学生评语(即用激励性评语+等级+特长的形式评价)进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七、教研 

  18.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各教研组要在学期初合理计划,开展听评课、课题研究等活动。学校定期进行专题性的研讨课、示范课、汇报课、公开课、展示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2节,并做好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听评课记录要反映教学过程,要记录边评与总评,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

  19.认真开展教学反思。教师应加强教学反思,教案要体现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后记。可以对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作业设计、考试评价以及学生学习生活指导等方面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明确方向,五年内的新教师要求每周至少三篇教学反思。

  20.潜心教学研修。采用集中培训和个人研修相结合方式,落实常态化教学研修制度,教师原则上每周应参加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两周应参加一次校级及以上教研活动。教师要立足提高自身适应未来教育发展能力,主动钻研教学业务,定期学习教参资料、专业杂志,了解国内外教科研、教改动态。40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要确定一节校级以上教学研讨课,或开展公开教学研讨活动。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主题教研活动,更新知识结构,开展研究实践,善于将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提炼上升为有价值的教科研课题,进行探索研究,形成教科研成果,提升专业水平。各教研组要结合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设计符合校情的系列化研讨主题,每学期组织一次符合本学科特点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活动。加强作业研究和高质量课堂教学研究,强化跨学科综合教研,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每学期各教研组要组织一次较高质量的本学科或跨学科作业设计活动,并评选出优秀作业设计作品。教师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教研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考勤奖惩。

)教育教学工作准备情况

一、开学条件保障情况。教材和教辅材料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在开课前将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开学之前,我校组织对教学楼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的教学设备,线上教学准备工作以及教学楼的环境卫生、防疫消杀、基础设施修缮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线上设备正常运行,线上教育可以开展。我校针对学生在假期学习和完成作业情况,采取调整课程进度、难度等方式,而非考试、责令补作业等生硬手段,指导帮助学生以健康心态开启新学期学习生活。陈校长带领全体老师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号召大家明确各学科教学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禁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科学制定、严格执行学期教学计划,严禁超前教学,严禁超纲教学。

二、“上好开学第一课”工作落实情况。1、做好教师的“收心工作”要求各位教师迅速收心归位,从休假状态转入工作状态,安排部署新学期教学的各项工作,要求教师们提前熟悉新学期教学内容,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挖掘教材的深度与广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实教,上好开学第一课。2、做好校园环境整治工作。在新生到校前,安排人员对校园环境进行彻底整治,做到校园内干净整洁,无垃圾、杂草,更新宣传橱窗、宣传标语,确保校园环境焕然一新,为广大师生营造干净、整洁、舒心的学习和工作环境。3、做好学校安全检查工作。在新生入学前,组织安办人员开展了拉网式安全大排查,对校园建筑、围墙、教学楼道、体育设施、消防设施、用电线路、安全标志等进行一次地毯式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留后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4、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开学第一天,各年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开学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班会、板报、校园广播、宣传图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知识专题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用火用电安全、消防安全、楼道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从新学期开始就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校园文化营造情况。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高度重视抓好,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大力倡导师德师风教育,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建设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师队伍。营建班级文化,创建班级特色,形成班级精神,努力营造人格培养的良好氛围。

(六)“双减”落实情况

新学期开学后,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违规组织考试,不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落实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每天校内、户外体育运动一小时。

一、研究学情与教材,提高备课实效。为提高备课实效,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学情与教材,而不是“复制粘贴”教案,修修补补课件。要求教师研究每节课学生“在哪里”,防止超前学和超标学。教师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增强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和效益意识。

二、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提高作业质量。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须统筹安排每节课的作业量,将课堂适当留白,精心安排练习反馈的环节,及时查缺补漏,相对减少课后的书面作业量。

三、研究作业管理效能,提升课后作业的“质”。要求教师研读课标,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将作业设计作为课题来研究。重视预习作业,积极尝试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多种开放式作业形式,因材施教,杜绝机械重复的无效性及惩罚性作业等。

四、设计菜单作业,强化反馈功能。要求教师不仅从作业总量上做到“科学合理”,也得从作业形式上做到“丰富多样”。根据班级学情,通过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业菜单,让学生拥有选择作业的权利和机会。

五、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高度重视,认真安排,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一校一案”,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完善课后服务保障措施等。

完善学生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管理制度,加强课后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明确人员职责,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课后服务规范有序、安全稳定、群众满意。组长为校长。副组长为教学副校长。组员由全体中层干部、各年级组长。领导小组首先明确课后服务工作的目标定位,逐级分责:组长整体调度工作情况,副组长负责落实工作进展及服务情况,教务处负责课后服务内容的制定和执行,德育处负责做好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工作,总务处负责学校警卫工作情况、应急预案制定、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及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工作,各年级组长负责做好各服务小组人员的考勤工作。

安排多种形式的课后服务内容。本着学生“早到可进校、进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导、晚走有管护”的原则,我校正在做好各项精细的安排。

   做好课后服务安全保障工作。针对此项服务工作,学校正在研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采取课后服务服务安全(人防、物防、技防)多重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保障课后服务学生安全,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措施。对门卫进行专门培训,明确出入校登记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校安全。 

  做好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管理人员的绩效分配,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七)“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林则徐小学2022年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一、设计意图

    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探索小学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可行途径,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提高全体师生的环境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掌握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常识,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以创建垃圾分类质量为目标,整合全校各方面的力量,围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主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家长认识到垃圾分类是要从源头上分离出来,并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人人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三、人员分工

成立节约资源、垃圾分类领导小组

组长:陈丽莲校长(负责全面策划、指挥、督导垃圾分类的工作)

副组长:林中玲、徐佳、周文、陈方、林琳(负责组织协调、落实垃圾分类工作)

小组成员: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负责组织、协助教师开展垃圾分类活动、记录活动资料等负责组长,师具体落实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

四、宣传教育

围绕每月垃圾分类主题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系列活动:

1、“小少木”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2、开展垃圾分类手抄报征集活动

3、结合“126教育模式”线上开展垃圾分类家庭学习

4、利用校园固化宣传栏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5、利用校园电子显示屏定期播放宣传片或标语。

6、设计垃圾分类宣传品,通过学校的LED和校园公众号开展宣传活动。7、发挥党、团先锋模范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8、组织师生开展关于垃圾分类的主题晨会、队会、队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家校社的联动宣传和实践活动。

9、对校园安保人员和工勤人员适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提高安保人员、工勤人员的垃圾分类意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校领导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切实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我校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抓出特色。学校制定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推进计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橱窗、班级宣传栏、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使垃圾分类人人知晓、深入民心,营造师生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

(三)加大投入,落实保障。在校园内增加垃圾分类设施的购置,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如操场、园门等地方放置分类垃圾桶,方便师生分类投放,提高师生参与程度,并加强垃圾分类设施的日常维护、保洁。后勤组要做好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

六、垃圾收集的方法

1.走廊的垃圾桶为家长、领导来园,以及师生在课间活动中产生的垃圾时存放所用,教室产生的垃圾不得倒入其中。由清洁工每周清理数次,其中可回收垃圾交后勤组统一处理。

2.教室产生的垃圾分类后送交小学垃圾收集箱,其中可回收垃圾由专门人员统一计量,不可回收垃圾统一由保洁员来清理。    

3.废旧电池由后勤组统一收缴后交环保部门处理(废旧电池一定要放在专用收集箱内,家中使用的电池也可带来)。

4.文印室的废墨盒由文印室人员统一保管集中处理。

5.厨房垃圾每天由专人进行收集处理。

七、硬件配套:

1、校园垃圾站配齐标准四色桶,并有垃圾分类广告标识上墙,投放准确。

2、楼道的垃圾桶为分类垃圾桶。

3、保安室的垃圾桶为 “厨余收物”和“其它垃圾”桶。

4、教室的垃圾桶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垃圾桶。

5、电梯里的垃圾桶放置“其他垃圾”桶。

6、设有食堂的学校在食堂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两类垃圾桶。

7、有垃圾分类宣传标语上墙,电子显示屏的定期播放宣传片或标语。

8、每个桶面上的分类标志正确、清晰,设施干净整洁、功能完好。

9、垃圾房,每日有专人运送垃圾。

八、反馈检查

由德育处负责,后勤卫生检查小组检查各班活动室是否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若没有按要求分类,按要求责令各班立即整改。

林则徐小学2022年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