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附属中学2019年3月专项督导自评报告
作者:闽江学院附属中学 发布时间: 2019-03-26 点击次数:336

 

 

闽江学院附属中学20193

专项督导自评报告

 

依据《鼓楼区2019年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方案》要求,我校组织相关人员从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等方面多项指标进行自查与整改。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作为课程建设和实施最基础单位,越来越重视依托于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不断强调和推进“课程”的概念,在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课程基础上,更加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将各级课程有效整合,促进学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1.以学生发展为本,开齐开足国家教育课程

学校模范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制,做好高中三年课程和初中义务教育课程的整体实施规划,保证国家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在实施课程方案的过程中,紧紧把握国家课程主渠道,实施立德树人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国家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学校制定了《闽江学院附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闽江学院附中校本课程管理细则》、《闽江学院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闽江学院附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闽江学院附中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实施方案》、《闽江学院附中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闽江学院附中新课程排课方案》等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保障课程建设和实施工作的科学合理。每学年教务处教科室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在实施国家课程科目时,决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坚持课表公示制度。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特点。

学校制定《闽院附中教辅订购规定》,每学期初,学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学用书及进校教辅材料征订的通知及闽院附中教辅订购规定,实行“一科一辅”,并遵循自愿和非营利原则。组织教研组长、集备组长制定订购计划,及时地向有关部门订购和储运,保证开学时使用。

2.丰富课程体系,科学规范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学校在开发课程,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中,逐渐认识到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是课程体系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师能力、社区资源、保障条件等,选择和开发最合适的课程。针对不同的年级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学校按照省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的要求.

二是完整的课程体系需要有良好的贯彻途径。我校非常重视国家课程、地方、学校课程开发和研究工作,成立了以俞勇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及其他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开发领导小组,由教务处负责课程的编制,实验的开展等具体事宜,以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开发学校课程。领导小组坚持贯彻执行有关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政策和规定,召开专门会议,总结先进经验,解决课程开设和实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学期由学校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报学校领导班子讨论研究,最后定形课程方案、人事安排方案、落实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根据计划实施三级课程,回归素质教育。

三是课程体系要有严格的监测和评价机制。监控在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实施中不可或缺。没有监测、评估和反馈,就很难保证课程质量和课程目标。尤其对于非“试卷考试”学科,监控就更为重要。我校把《闽江学院附中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教学制度严格运用于教学管理中,并根据《教学校历》、《授课进度表》、《课程表》等进行授课,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学部门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了相关的检查和管理规定,从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考察、教研活动等各个方面实行量化管理。开展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互评等活动形成规范的教学秩序。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切实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教考分离,建立试题库,有力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加大实践教学监控力度,定期对学生实验操作、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检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各年段均按规定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因材施教,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的挖掘,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广受学生欢迎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军训、德育基地活动、科技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形式组织实施,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安全意识、劳动实践技能,增强组织纪律、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军训初一、高一7天,社会实践初二、高二7天;社区服务高一、高二、高三共10个工作日,学校与乐天泉社区建立共建单位,在节假日组织学生主动进社区,积极参与敬老服务、社区文化宣传和文体活动、帮助社区开展环境美化、主题志愿者活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社区服务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班主任管理评价、德育处团委进行审核认定,管理规范、效果好。

4.立德树人,坚持课内外双渠道

以教研组为主阵地,以课堂为主渠道,明确学科德育目标要求和实践,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做到全员育人,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编写“寓德于教”教案、论文,严格要求学科德育目标与实践。

学校有一批德育、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如福州市晋安区华天国防训练教育基地、福清天生园艺实践基地等。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和要求,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做到实践育人,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挖掘社会资源服务于德育与教学工作,使学生得以“学以致用”。

5.了解学生学习心理,重视个别化学习需要

开设生涯规划课程课程,一学年20节,包括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等探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机,并根据自身特点找到最适合的学习风格,更加高效地学习。

针对初高三学生,定期开设大型心理讲座,邀请校外专家,从学习方法、复习心态等方面,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开心吧”心理辅导室每天中午面向全体师生开放预约,为学生提供包括学习辅导在内的各种心理辅导,遇到学习困扰很大的学生,还积极与该生的任课老师沟通,帮助学生适应学习。

定期开展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个别学习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进课程实施和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应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手段,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困生是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难点。学校重视学困生的学习方法与心理辅导,探索激励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配备9名持证专兼职心理教师,设有“开心吧”心理辅导室。通过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专题讲座、现场心理咨询与测量、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助互助,在体验和感悟中自我探索,调整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评估,不断校正,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课程效果,才能达到适合学生、发展学生的目的。

二、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需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合理设计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测评、数据分析与教学改进机制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制定《闽江学院附属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测评体系,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在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后,都会召开年段质量分析会议,利用网络大数据(智学网)进行考后数据和质量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分析报告。

学校有完善的教师评教系统,制定了严格的网络评教工作实施和管理方案,对全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及教师的能力、教师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

2. 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

学校持续推动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体验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或建构式的学习。制定各学科课程教学校本化目标,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重视学科的本质和教育价值,关注学科知识的结构化,凸显学科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的渗透。促进教师理念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改变“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确保学校改革实践项目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和特色性,涵养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积极开展分层教学,关注差异,因材施教,以发展每个学生为理念,要求教师合理的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类辅导,将教材与练习册上的题目,划成不同层次,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完成,通过不同形式的辅导,力争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进步,以“智学网”等网络平台为载体,精准掌握生情、学情,大力实施个性化、分层教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改变教学理念,重视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

学校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有效的融合,现已建成校园局域网,覆盖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每年有大批老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并获部优、省优名课。学校积极建设校本资源库,有课题研究、有专家培训,教师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通过系统的教师培训,切实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每学年教师融合课时数人均2节,优良课比例达到70%以上。

3. 创新作业方式,避免布置重复机械的练习

作业布置坚持“精选、批改、讲评”原则,不布置简单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根据我校学情,结合学生的实际,由学科教学骨干、年级备课组长精选、精编校本作业与练习。

作业布置也体现分层教学理念。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类辅导,将教材与练习册上的题目,划成不同层次,完成分层作业。

校本作业在教研组内共享使用,并实时加以修改和增补,并能常态化开展研究与应用。

三、教学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教学主要成绩

  1.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闽附坚持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优质初中、特色完中”为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内涵式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多元办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二级达标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义务教育均衡示范校、福建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获得福建省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第三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2017年自主招生中,我校有10位学生被一级达标学校录取,其中由校长实名推荐的2名学生被师大附中录取。共有28人被一、三、附录取,老八所录取90人,一类校录取120人,录取比例居同类校前列。

2018届中考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初三年段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一三附录取率6.74,老八所录取率21.16,一类校录取率28.14.

高中以多元化办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树立特长生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舞蹈、播音等特长,为高校输送更多优秀的特色人才,实现“低分进,高分出”的可喜局面,一批批优秀学生被哥伦比亚大学、中央美院、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录取,实现高考重大突破。近三年,学校本一录取人数从51人上升到65(含体音美),本科录取率从四年前的71%上升到85%2015届有9人被985大学录取;2017届有15人被985211大学录取,陈鑫同学超出本一线122分,被厦门大学录取,艺体类85位考生均上本科,其中3人被八大美院录取,有2人被加拿大、意大利等名校录取。2018届高考再创新高,上线人数292人,上线率达85%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课程体系。

我校根据学校的校本资源实际,开发了《机器人与电子制作》《走近福州》、《民乐》《篮球排球足球》《3D打印》等校本课程,高中的选修I课程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空间大。为了构建“大美育”的课程体系,使得校本课程精品化、特色化,选修Ⅱ课程有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多学科整合课程等各门校本课程。

其中2016-2017学年高一开设选修Ⅱ课程13门、高二14门,2017-2018学年高一开设选修Ⅱ课程达14门、高二10门,2018-2019学年开设选修Ⅱ课程高一达12门、高二12门,课程数与班级数之比均大于1.2,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拓展性特点。第二课堂内容纷呈,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通过研究性学习,加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为学生自主发展及核心素养提升搭建更好的平台,深化了我校高中课程改革。

3.形成科技教育办学特色

在落实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科技教育办学特色。科技创新、机器人、电子制作等比赛成绩突出,学校连续3年在福州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团体前3名,并有多项课题在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近年学校先后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2018年我校荣获福建省第16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FLL工程挑战赛一等奖。由于科技教育特色凸显,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被评为“福建省科技教育先进单位”,是中科协在福建中学唯一的调查点。

4.设置生涯规划教育课,关注学生成长

随着高考改革推行,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自我,探索大学、专业与职业等外部环境,解决生涯决策困难等相关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关注学生成长,在高中开设生涯规划指导课。特邀由(拥有丰富职业或创业经验的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国内认证职业规划师、MBTI国际认证施测师、高校职业规划咨询师与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师讲师等)组成的盐与光生涯专业导师团队为本校高一学生开设生涯规划指导课。

生涯规划教育的起点与核心是对自我的认知,包括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等维度。接下来,我校将探讨与校外专业团队开启深入合作,拟从生涯教育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校内生涯队伍建设、家・校・企生涯资源生态体系建设、生涯课程与活动实施等方面深入共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如何选科,选科之后的师资如何安排、补缺都需要时间来考虑与准备。新高考改革的方案省里还未出台,这样留给学校准备的时间相当仓促。

2、高中选修2的课程数与班级数的比例在二级达标要求中是要求1.2,而在申报教育局的人事处的特殊课时时要求1.2

3.综合实践科、地方课程,专业教师空缺,这些科目都是其他科目教师去兼课,上课质量有待提升。学校课程的教研活动还不够重视,规范。

4.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长效的机制。

5.教学设施设备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一些教学设施设备的短缺、陈旧,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需要,限制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制约了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体育场地面积有待于扩大。

(三)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课的教师的培训,切实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并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引导教师重视论文成果的发表及课题研究。

2.进一步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要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

3.逐步改善教学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增添、完善设施设备,尽快满足课程实施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课程实施的进一步深化创设必要的硬件环境。

4.完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评价方案,在评价的方式、评价的内容以及评价标准方面尽快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路子。

 

闽江学院附属中学

2019319

闽江学院附属中学2019年3月专项督导自评报告
微信扫描分享